logo

bimbo的词源解释,bimbo来源

bimbo(n.)

“Bimbo”一词的词源模糊,也许是两个或更多单词的融合。在19世纪后期被广泛使用,主要意义“轻佻女子”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,20世纪80年代再次流行起来。

Bimbo”最初出现为一种鸡尾酒的名字,提到了来自纽约州(1837)、波士顿(1842)和新奥尔良(1844,但来自波士顿)的报纸。它通常用亚麻子酒或兰姆酒或白兰地制成,有时都有。它很可能来源于早期的“bumbo”(1748),那是“punch”(名词2)的同义词,可能来自17世纪的俚语“ben-bowse”(烈酒),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么它与“rum”有关。这个词的这个意义很快就消失了,但是它偶尔会在菜单上出现,直到1895年左右。

从1860年到1910年,以“Bimbo”作为专有名词:它是几匹赛马、狗和猴子的名字或一部分名字,一只马戏团的大象(也许是在效仿“jumbo”),以及一出戏中的小丑角色。它是一出三幕音乐笑剧(“孟买的 Bimbo”)的标题,也是英国和其他几个舞台小丑的流行“打闹小丑”/演员的名字。此外,它还出现为真实的姓氏,“The Bimbos”是瓦莱迪维尔(vaudeville)中一对流行的兄妹喜剧杂技团队的名字。

另一个“bimbo”似乎在1900年左右通过移民进入了美式英语,是一个意大利词,意思是“小孩”或“娃娃”,显然缩写自“bambino”中的“宝宝”。

1920年开始使用“Bimbo”一词,普遍意义为愚蠢的或无能的男人,这种用法可以追溯到费城拳击的俚语。Damon Runyon 在1919年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,7月,时有一场酒店大厅的拳击比赛,由“老费城拳击手”扬基·施瓦茨(Yankee Schwartz)和另一位男子参加,施瓦茨赢了。

“没有人能打败我,”他气喘吁吁地说到。
“什么是 Bimbo?”有人问“Tiny”Maxwell,认为“Tiny”应该很熟悉费城俚语。
“Bimbo,”“Tiny”说,“比臭虫低两度。”

这个词确实出现在费城报纸关于拳击比赛的报道中(例如,“费兹西蒙斯不是 Bimbo,”《晚间公共账册》,1920年5月25日)。

到了1920年,“Bimbo”一词的“轻佻女子”意义出现了(据称是因为“Variety”杂志的职员杰克·康威在其中起到了推广作用),也许是因为流行歌曲《在竹林之洲下的我的小 Bimbo》,其中歌手(恳请听众不要提醒他的妻子)讲述了“他在斐济群岛的遇难以及他留在那个竹林岛上的小 Bimbo”。它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性丑闻中的再次流行导致了派生词,包括缩小版的“bimbette”(1990年)和男性形式的“himbo”(1988年)。

该词起源时间:19世纪末